Helvetica


昨天看了这部神奇的电影,今天才来写点东西。Helvetica是一个很传奇的字体,2007年是诞生50周年,这部纪录片就是讲述这个字体的。

也许平常没有人会真正的关注这到底是个什么字体,但是事实上,几乎没有人没有见过这个看起来无比普通的字体。然而它不普通,正是因为它的广泛使用和广泛的传播。


给我的感觉,Helvetica在西方已经成了一种现代化的象征。50年代,杂志上海报上的广告用着各种各样花哨的手写字体,用非常多的文字和图像来展示自己的产品。我想这与二战以后的一种乐观主义情结分不开吧。仔细想想,这就像现在中国的很多广告一样,复杂而且不适用。


而在Helvetica诞生以后的60年代,这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Helvetica以前,可口可乐的广告中写“Almost everyone appreciates the best…”。表达的相当隐晦,而且手写的字体也不太容易辨认。
Helvetica以后,广告变成了一大杯冰镇可乐(图中看不全),下面则是Helvetica字体的“It’s the real thing. Coke.”。没有任何疑问,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只有可口可乐。如此Simple。

政府与公司也使用Helvetica这种中性、清晰、简洁的字体来显示自己的高效、透明、亲和。虽然事实不一定如此。

而作为现代性的象征,Helvetica的中性、理性、抽象也成为了后现代主义者和很多艺术家推翻的对象。Helvetica这个字体当然也具有了这样特殊的意义。这也是它传奇的一方面。
从Helvetica的50年的历史和发展,我们能够感受到整个社会理念的变化。从非Helvetica到Helvetica,再到反Helvetica,再到平等的对待各种字体,我觉得就是一个现代性的兴起,到统治,再到有人起来反对,再到开始消解的过程。这也是我觉得很受启发的原因。


再说说Arial和Helvetica吧,我经常用Arial,因为它是Windows的标准字体。却刚知道在很多艺术家的眼中,Arial只是Helvetica的一个廉价替代品。Arial的出身很受人看不起,因为它就是模仿Helvetica设计的,实际上的差别也很小。Helvetica并不是免费的,所以微软选择了Arial而不是Helvetica。

(图中红色的部分是Arial,蓝色的部分是Helvetica,紫色是两者重合的部分。)

于是我还是用Helvetica吧~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和影片截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