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London 2012 到学生节晚会

  我觉得,北京2008奥运会将把伦敦奥组委置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北京把很多事情都做绝了,因为这次奥运会实在是承载了太多人的期待和愿望。全民奥运几乎不是任何第二个国家能够做到的,而“奥运无小事”这样的话在别的国家实在是很难出现。这样的排场、这样的阵势、这样的规格,只有北京奥运。

  北京就像是立誓要展现出历史上空前完美的奥运会,难怪外国媒体评论说奥运会已经把北京变成了一个外星城市,太和谐了,准备得太充分了。继雅典奥运之后,北京把奥运推向了一个对很多其他国家来说遥不可及的顶峰,这对于后来者不是一个好消息。

  曾经,奥运开幕式只是一场大型运动会之前的小表演,而如今它已成为一场巨大的表演和盛况,还有巨额的开幕式预算以及奢侈的烟花。就连英国媒体自己也不得不说:“相比之下,4年后伦敦奥运的开幕式会不可避免地看上去像是业余演出,而明智的伦敦人则不会希望有人会想跟北京奥运比排场。毕竟,开幕式预算的5000万英镑能够买到不少新的公共汽车。”

  我想,如果,照着北京奥运会的路线走下去,伦敦奥运一定是一场噩梦。北京奥运将会把人们对下一届奥运会的期望抬高到一个任何城市,包括北京自己,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所以,伦敦2012必须另辟蹊径,带给全世界一个与北京奥运无法直接比较的奥运会,否则,沿着老路硬扛,和人们不切实际的期望斗争,伦敦很难取胜。

  让我觉得可喜的是,伦敦人应该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从伦敦2012的奥运会会徽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我觉得,这个争议不断的会徽预示着伦敦和北京奥运方针、路线、风格可能会非常不同。

====================================================================

  这就像是计算机系的学生节晚会,从1998级毕联的演出《穿白色连衣裙的女孩》(著名的DV《清华夜话》仅仅是其中一幕)以来,学生节晚会总有许多让人很难满意的地方。这场演出把大家对学生节节目的期望抬高了一大截,就像是北京奥运会的高规格。

  一直以来,我们在寻求一台和当年一样出色的晚会,但是,仔细想想,这样的目标是不是本身就不可达到?如果我们始终沿着那样的路线,继续着同样的探索,分析和模仿着当年的剧本和演出,又怎样去超越这个已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顶峰?

  我觉得,唯一的办法也就是另辟蹊径,找到另一种方式来侧面响应人们过高的期望,而不是沿着传统的路子与传统的权威当面对决。就像是我认为伦敦将要做的那样。

  学生节的开场DV也是这样。我们不断强调着开场DV的重要性,就像开幕式与整个奥运会的关系一样。但是,当我们走上一条比拼气势、比拼排场、比拼技术的不归路时,投入的必然是无止境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个本来只是开场助兴的小节目被承载了太多它本来不应该有的期望。

  我们不能一直沿着这条不归路继续前行了,否则,最终我们拼了命也无法达到观众想要的华丽效果。那就成了费力不讨好的最高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