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jing 2008 · NAC · August 12 · Day 4

The Athlete Entrance

  今天在运动员入口工作。

  早上起来,终于发现原来总是睡过的一个可能的原因:开着风扇睡觉。风扇的声音会把手机的闹铃声盖过去,早上就听不见了。但是还是有一个无法解释的疑点:每次我睡过头醒来的时候手机的闹铃都已经被按掉了。

  早上照常上班,吃饭。到运动员入口岗,职责是维持车辆秩序,让其他车辆不要占用运动员班车的位置。但是,绝大部分经过的车都知道自己应该去哪儿,不会在这里停留。于是这注定就是一个闲职。

  于是,就在运动员入口处顺便帮交通服务的大伙儿们验证吧,顺便还能看看各国运动员。
  这个地方基本上只允许运动员进入(NAC/AQ/SW/DV/SY/WL/TSW和蓝2),于是如果有媒体或者奥林匹克大家庭(OF, Olympic Family)成员,就要让他们从北面入口进。如果有工作人员,就让他们从南边工作人员入口进。
  不过,很多人为了图方便,都想从这个地方进,于是每次都要费口舌解释好半天。特别是扛着摄像机的媒体,他们特别不愿意多走路。
  另外,这个地方有时候还会有误入的观众。按理说运动员入口是非观众区,但是偶尔还是有个别持票观众不幸绕到这个地方来,只好让他们再绕回去。

  运动员入口当然是各国运动员必经之地,因为从奥运村到水立方的班车在这儿上下车。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Michael Phelps)要参加比赛当然也要从这里过,于是他成了各路英雄好汉围追堵截的对象。
  首先是媒体。从早上九点多,路透社(摄像机上写Reuters)和美联社(证件上写着Associated Press)的四个记者相继扛着摄像机拿着话筒来到运动员入口外等待。大概是因为他们不是转播商不能进到场馆内部吧。
  他们也偶尔抓住一些路过的运动员来采访,不过看样子兴趣不大。
  中午了,门口的记者越来越多,大概媒体们都知道Phelps上午的比赛早就结束了,而他下午没有比赛,而且他也应该要回奥运村吃午饭。各国游泳运动员也大量涌出,上班车。而从班车下来的都是跳水运动员们。而另几家媒体(授权转播商)也已经在里面架好了摄像机,就等着Phelps出现了。
  其次就是志愿者们,有好多女生特别想看到Phelps,就一直在这里等着。
  再次是观众粉丝。有一个观众中午开始在运动员入口等着,其实是索普的粉丝,我告诉他索普不会来这里,于是她就等Phelps。她找好多运动员要了签名和合影,虽然有的她自己也不认识。她说她非常想见索普,“为了他我把工作都辞了”。

  我等到了中午十二点半,还是没有Phelps的迹象,于是就去吃饭。休息一会儿回来,看到门口人少了很多,该不会是走了吧?一打听,听说门口的人都没见到Phelps出来,谁也不知道他到底还在里面不。
  路透和美联社的记者还在外面等着,太阳很晒,我们都站在遮阳伞下,他们就只有躲在停在门口的运动员班车形成的窄小的阴影里。
  过了一小会儿,美联社的记者找我们要水喝。我说他们可以去媒体区找水啊,他们说他们不能离开这里。于是找了两瓶水给他们。
  又过了一小会儿,路透社的记者让我们帮忙去问问里面NBC(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这次奥运会给钱最多的转播商),Phelps到底还在不。我们去问了问运动员区的志愿者,他们说没看到Phelps经过。又问了问CCTV的工作人员,他们说不知道,看来CCTV不太关心Phelps。最后问了NBC在等待的记者,他说Phelps应该还在里面。

  下午一点多了,这个时候下午的比赛也快开始了,很少有运动员进出了。偶尔看到有运动员出现,路透和美联社的记者们就扛起摄像机,然后又失望地放下。

  下午一点三十五,突然看到有一个运动员在接受NBC的采访,想必是Phelps来了。路透和美联社的四个记者马上端好了摄像机。NBC的采访结束,Phelps和另一个运动员走了出来,我很迫不及待得在很远的地方用手机拍了一张照片。有人找他要签名,Phelps直接就拒绝了,路透和美联社也冲上前来把话筒对准Phelps提问题,摄像机一直跟着Phelps拍摄。
  然而,Phelps什么话也没说,低着头大步走上了运动员班车,记者们无奈地透过班车窗户想要摄像,不过班车很快就开走了。
  然后,这四个记者就很快收拾东西,走了。

  周围的几个女生看到Phelps很激动,不过安保们似乎对Phelps没有太大兴趣,他们对郭晶晶更有兴趣。不过很遗憾,今天郭晶晶好像没有来水立方。

  今天还看到了日本的北岛康介,他也是一个受女生关注的人物。下午晚些时候,看到了刚得到金牌的小将王鑫(女子双人十米跳台之一),特别可爱,和测试赛的时候差不多。
  不过今天都没什么贵宾来,布什、比尔盖茨好像都没来。

  晚上游泳比赛,大家都以为Phelps会再度出现。然而他让等待的记者和粉丝们失望了。

  八点以后,晚上的比赛很早就结束了。大批的运动员从场内涌出,班车一辆接一辆的坐满、开出(班车其实是公共汽车,座位不多,只有三十多个,但是还可以站四十多个人)。

  交通服务有许多来自广东的志愿者,他们经过的选拔比我们激烈非常多,来到北京非常不容易。他们在这儿工作得很开心,也很敬业、主动。他们英语普遍都比我们说得好,而且有的还会二外。每次外国友人有什么问题都很详细的解答。
  运动员大量离开的时候,我们一起不断向运动员说“Byebye”,很多运动员会点头,或者很开心的说“Byebye, thank you”,“Good night!”或者“See you tomorrow”,让人特别特别开心。

  话说我的本职工作应该是指挥车。有一次有两辆P3的车莫名其妙地停在了运动员班车后面,我去叫他们离开。原来他们以为前面的班车是在等红灯,囧……
  过了不久,又有两辆P6车犯了同样的错误……

  晚上晚些时候有个官员出来,让我深深地切身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印度英语”。

===================================================================
下面是一点感悟:

  作为交通志愿者,我们应该对场馆周边的路线和公共交通非常熟悉。对于岗位以外的询问要积极帮忙解决。因为其他业务口的志愿者很少了解周边的情况和公交路线,比如T3车辆调度点就很少有人知道,但有很多官员在需要车的时候就会问到。
  如果大家都只处理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而把问题推给别人的话,对于需要帮助的人来说是非常麻烦的。当我们在观众多的地方,虽然指挥车辆才是我们的工作,但我们为何就不可以帮助观众解决各种问题呢?引一下路,说明一下情况,会比“我不管这个,你问别人”友好而且有帮助得多。
  比如,帮记者打听一个事儿,或者让他们在遮阳伞下休息一会儿,或者给等待的技术官员一把椅子,或者帮其他业务口的同学验验证,或者帮观众照相,这种虽然不是职责范围内,但是帮助别人又不损害自己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