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jing 2008 · NAC · August 24 · Day 16

The Closing Ceremony

  最后一天了。随着圣火的熄灭,我们的奥运之梦就这样结束了。

  又是一个双数天,但我却不再早起,不再去水立方。校内网也恢复了它往日的颜色,而我却有点不习惯。

  当水立方今天早早起来,却发现突然没有了我们的陪伴,它会不会也像我们一样失落伤心呢?

  未来的几天,我不用去水立方了,我也不能去水立方了。想到这里,确实有一种突然的感觉袭来。当我两天前离开时,我是匆匆忙忙的,我丝毫没有意识到那是对奥运会时水立方看的最后一眼。
  今天,却有点遗憾。我不是一个喜欢照相的人(或者说,我不是一个喜欢被照相的人),我不愿把对水立方的记忆留太多在照片里,但是,我是不是应该多看它几眼再离去呢?
  食堂一如往日,我突然有点珍惜我们的工作餐了。
  就像我自己的岗位,我时常抱怨,时常不满,但当真正离去,自然也会不舍。

  奥运会,我这短短生命中的第三次,也无疑是最深刻的一次,因为我不是一个旁观者了。我亲眼见到几十上百个国家的运动员走下班车,从我面前走过,再走进水立方。我亲眼见到了成千上万没有票的百姓如何在安保围栏外苦苦张望,希望能离水立方再近一点。
  现在想起来,当从青海过来的老太太问我能不能进去的时候,我说的“不能”是不是太残酷?这一墙之隔挡住了太多想要亲身接触奥运的人,虽然我知道这是对的,但我能深深地感受到奥林匹克的号召力。

  为了奥运会,我们付出了太多。就像是美国人心中的 American Dream 一样,在过去的7年里,Olympic Dream 就像这样激励着整个国家。而多少年来的积蓄就是为了这十几天的辉煌,就像是运动员无时无刻不在准备着登上奥运的舞台,而最终,金牌拿到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积蓄的情感都浓缩在了这一刻……

  奥运会,不能不说是人类的奇迹。全世界的人,各种肤色、宗教,都来参加这样一个全人类的盛会,这就是奥林匹克的魅力。这个世界很难再找到第二件事情能让人们如此团结在一起,和其他所有事情相比,奥林匹克显得是那么的干净、那么地突出、那么与众不同。

  对厌倦了勾心斗角,厌倦了潜规则,厌倦了争执,厌倦了沉闷生活的人们来说,奥林匹克就是那么纯粹,就是那么天真,就是那么复古。这种精神甚至能自然而然地给人们带来快乐,这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情。

  如果是开幕式带给我们的是一场立体的全方位的文化展示的话,那么闭幕式就是那么简单的一个最后的Party。当各国运动员最后一次聚集在一起,当我们即将各奔前程,宴席即将散去的时候,我们不需要深刻,我们不需要矫捏做作,这就是一个欢乐的夜晚,也是一个离别的夜晚,我们何必太挑剔,我们何必思考太多,我们只需要享受奥林匹克的圣火在奥运会的鸟巢上空燃烧的最后一夜,我们只需要珍惜这离别的日子,因为明天,这一切都不复存在……

  亲身经历过奥运才会发觉离别的日子是多么让人失落,才会发觉这场闭幕式多么值得珍惜。闭幕式的重点不是文艺演出,而是运动员们不分国籍手牵着手跑进鸟巢,而是姚明与澳大利亚女篮中锋的拥抱,而是十多天来奥林匹克的精彩。

  而明天早上起来,看到的就只有各种各样的重播,频道们大概也就恢复它们原来的节目了吧。“迎奥运”这样随处可见的词语也就慢慢消失了,而遍地的奥运倒计时自然也没有了。
  刚洗干净的衣服收柜子里了,平常大概也不会穿了吧。见到穿志愿者服装的人一定会倍感亲切,说不定一起吃过水立方的盒饭呢。
  以后的鸟巢和水立方大概也能够公开参观了吧,不再会那么神秘了。当我们奥运会后再一次回到水立方,它还会记得我们吗?
  当曾经的休息厅修成别的东西的时候(也许是羽毛球场?),当我们给别人说”我们在这里吃过饭“的时候,他们会相信吗?
  也许,那个我站过三天的路口以后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了吧。也许,我还能在那个地方站一班岗呢,但是,大概不会有人向我问起”观众入口在哪儿“这样我回答了几百遍的问题了吧。
  水立方以后大概不会有验证点了吧,那还有什么东西能记录下我闯验证点的经历呢?
  ……

  奥运梦就这么结束了,幸好还有残奥会,而当残奥会也结束的时候,我会不会更加觉得失落呢?我们的下一个梦又在哪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