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life to the minimal

最少的生活

一年多以前,我刚到香港的时候,一个人,一个背包,一个行李箱,里面几乎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没有宿舍可以住,要在四天之内租到一个房子,五天之后就要开学。人生地不熟,国内的电话卡也用不了,不会粤语,更不知道地名,以至于巴士和电车都不敢去坐,因为它们都不报站。

可以说我在香港的生活可以说是从一个旅行箱开始建立起来的。刚租到的房子里面除了空调、马桶这样无法移动的设施,真的就只有四面墙壁了。从睡地铺开始,逐渐添置了各种东西:家具、台灯、水杯、闹钟、插线板,包括废纸篓甚至各种盒子。就在这个只有四平米的小房间里,都是些无比熟悉的物件。环顾四周,好像每一件东西都是我的老朋友一样。

为了让自己在这个高物价高房租的地方过得好一点,很难向没有类似体会的人去形容需要花多少心思去琢磨这些琐碎的事。在家里,什么都是现成的,不用自己去操心太多;在宿舍,必要的设施都有了,自然也体会不到这个从无到有经营自己「小窝」的过程,以至于这件事情说起来反而让人有了某种自我安慰性质的成就感。

我自以为是一个比较挑剔的人,每次我觉得我需要一个什么东西,我都会到附近的商场超市里瞎转悠,一般都需要看很久才会找到比较称心如意的,或者不得不向价格妥协,或者就下次再说。因而对我来说这个过程比我的想象中还要难办,总是还差几样东西怎么都买不到。

直到去年年底的某一天,我在纠结一样东西是买还是不买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无论我买了什么,我也没有多少时间去用了。一年内,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就要离开香港这个地方:屋里的所有东西我要么带走,要么留给别人,不然就只有处理掉。想到这之后,再看到屋里的各种东西,发觉这是另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图景:我从一个旅行箱开始建构起我的生活里这一切复杂的东西,也终将被我解构到一个旅行箱中。我在这里只是一个过客,又为什么非要纠结于那么几样可有可无的东西呢?


寒假回到家,我就看到一篇文章。作者用了十个月的时间环游世界,讲到了他旅行、冲浪、摄影,这些都是无数旅游杂志上写到的东西。与众不同的是,他在路上写了一本O’Reilly的编程书,为若干开源项目贡献了代码,还做了几场presentation。

最令我感叹的是:这个叫Alex的人当时21岁,现在几乎和我同龄,可能比我还更小一点。

曾经,我只是羡慕这样的人,羡慕他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去体验到更多不同的风土人情。我以为旅行是旅行,生活是生活。当我有了时间,有了闲钱,做好充足的计划,带上必要的东西,去远方的某个地方,这就叫做旅行。而我成天奔波于住处和学校,干活儿,到点吃饭,累了逛街看电影打游戏,这就叫做生活。旅行可以很累,很凑合,很无所顾忌,因为一旦旅行结束我可以回到我的「正常」生活中去,那里有我的被窝,我的电脑,我的饭碗。

但是我发现我错了,我从没想过另一个可能性:就像那个人所做的那样,在旅途中的奔波也可以是很多个月生活的常态。反过来,生活的常态其实也可以像是一次长期的旅行。

总有人转发这样一句话:「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我倒是觉得,如果你不会灵魂出窍的话,不如改成:身体和灵魂随时都应该在路上。


我尝试很仔细地去生活,想要去优化各种资源的分配,细化每个可能的步骤。最终发现我需要一堆各种用途的毛巾,一堆不同用处的盆子,每天都要计算冰箱里的牛奶还够喝几天,明天早上有什么可以吃,需不需要中午去超市买点面包。在广告宣传里这叫做「精致的生活」,仿佛告诉我们有这么一种很理想的状态:几点起床,几点吃饭,每顿饭吃什么,吃多少,需要多少时间做运动,都有着完美的计划和执行。

但这才是现实中的生活:大清早收到一封不知道怎样回复的邮件,老板安排的事情还没有做,又有朋友要让我帮忙代购东西,还有同学要来学校参观;有时候莫名其妙微博就不让评论了,有时候本来要写东西却被各种事情打断,以至于这篇想了很久的自我反思很久都没有开始动笔。我总是想有一个没有杂事,没有干扰,没有急迫的压力,一切都顺心如意的时间,能够静下心来做一些需要全神贯注去做的事情。但可悲的是这仅仅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的美好幻想,想把各种任务都留到一切事物都最合适的时候再去做,最后造就的只能是无可救药的拖延症。

当我们不停对生活进行越来越精细的micro-management的时候,这些外科手术般的routine在各种大小变化面前变得不堪一击。事实上那些所谓的「精致」,直白一点,就是「脆弱」。


旅行中的生活看似是最混乱,却最纯粹。我们知道旅行中要紧的当然是旅行本身,别的只要足够凑合就好。有人可以走几十公里山路,有人可以登上几千米的雪山,而所需的只是一碗能饱肚的面和一张能倒头就睡的床,为的只是不虚此行。因为我们能带走有限的纪念品,却带不走雪山和瀑布,朝阳和晚霞。因为旅行中,我们明白自己是过客;在生活中,却不怎么记得,我们每个人来这个世上走一遭,不也都是过客?

所以最理想的生活不应该是拥有最多最好的东西:我们所需要的一切物品,无论是书包、台灯、手机、电脑还是iPad,所谓的「身外之物」本来都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让我们更好更快速地完成生活之外的事情,无论是阅读、思考、与人沟通,还是堆代码、发paper,甚至追寻梦想、自我实现。

可是,我们却宁愿把心思都花在计算哪个超市牛奶最便宜、买两件比一件划算多少、办一张信用卡能得几张免费电影票、转发一条微博能获得几万分之一个iPhone,以及倒卖几个iPad能赚多少这样的事情上面。在商家的鼓吹和现实的戏弄之下,我们费尽心机去保持一种看似最优化的生活,却从来没有去计算过维持它的代价。我们哪里还有时间去顾及什么是被创造出来的欲望,而什么才是我们真正想要去追求的东西?

也许一个人真正需要的东西不过一个旅行箱,或者其实只要一个背包就足够了。我们想要的太多,获得的太多,于是依赖的也太多,于是就害怕失去,于是便失去了背上包就走的勇气。


去年一年,我都在尝试怎样能让自己过的好一点。我的目标是不要折腾,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读书、早睡、做清洁,然后让手中的各种事情都按部就班的进行下去。

我花了太多时间去思考,思考我的生活里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思考怎样才能早睡觉,怎样才能白天不觉得困,怎样让我的生活最有效率。然而结果却很讽刺,当我上学期的某一天在地铁站丢了我的各种卡片和钥匙的时候,平常的习惯都被打乱,整天都在琢磨这件事情。在生活的洪流中就我像是要被冲走的浮萍,努力想要不被淹没,却早就不知道被冲到哪里去了。

牵挂太多,在乎太多,归根结底是内心不够强大。

回过头来看,曾经那些所谓最折腾的时候,才是最专注的时候。因为真正当你在专心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你的行动最能告诉自己什么是不重要:你不会在乎今天吃什么,不会在乎好友们有没有更新状态,不会在乎手机上那几个可有可无的小游戏,不会去在乎还有几个没看完的视频。

也许这不是能一直维持的一种生活,但如果为了避免去折腾的同时,往另一边走得太远,把生活当做了目的去无限地优化,“live life to the fullest”,只能让自己被生活所奴役,因为世上并没有「最美好的生活」。

恰好相反,我们应该去拥有的不是更好的生活,而仅仅是足够好的生活,最少的生活,“minimal life”。它们好到足以让我们从繁芜丛杂的琐碎中解放出来,却又少到让我们能更有效率地去做我们真正想做的事情。

而那些更好的东西,只是旅途中的惊喜。


这篇文章是我这三个月来对过去一年的自我反省,也是这一年的迟到的 New Year’s resolution:

Live life to the minimal, and embrace serendip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