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dfulness as a way of thinking

对当下不加评判地觉察

在我个人的观察中看,一个很被低估的思维习惯是对当下不加评判地觉察

这里的「当下」既包括身边事物,也包括自我的状态。你能否把自己此时此刻所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东西全部都注意一遍,如同在写小说时对主人公和整个场景的白描一样。我在哪里?我在做什么?我有什么感觉?我周围有什么声音?身边的是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

而在观察和注意的同时,不要急于做任何判断。不要主动去想自己是不是很蠢,不要去想别人长得好不好看,不要去想某个东西是不是很奇怪,诸如此类。把自己的一部分思维当成是一台不加过滤的的记录仪,如实地去观察自己身心的各种现象。

我以为,「不加评判」的意义在于,它将个人的第一手体验从自己既有的价值体系中脱离出来,分开看待。因为后者掺杂了社会和他人强加于自身的判断,而这些判断需要经过自己不断地审视、检验和诠释,而检验的最可靠依据正是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例如,面对同样的场景,有的人看到的是「一个视觉障碍的男青年拉着音调不准的二胡」,有的人看到的却是「一个连卖艺都不够格的无业瞎子」。1 无论后者的判断是否有理有据,当一个人的直接体验中就已经混入了社会的价值判断,又何谈独立的思考?

对自我的觉察也是一样。当看到一幅价值连城的名画之时,有的人想到的是「美术老师说得对,这画好像真是很好看,要不怎么值这么多钱,得多拍几张照片回去」,却并没有去留心站在这幅作品之前的自己,究竟感受到了什么。也许它会让你觉得感动,让你觉得愉悦,让你觉得悲伤得不能自已,抑或是任何不可名状的感觉,甚至完全没有一点想法。但想必不是「好像很好看」这样一种 kitsch2 的评价就能概括的。

这些所谓「觉察」,可以看作一个人思维的原材料,需要有意地去积累。而每一个「当下」都是积累思维材料的契机。

这样想来,当我们忽略了眼前的人和事,拿出手机,在刷微博看知乎的时候,都是在放弃这种契机。这种放弃有时是值得的,因为不是所有事情我们都能亲历。例如书本、电影、音乐,横贯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它们扩展了一个人一生的体验。然而同时,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些间接体验是抽象的,是转义过的,是掺杂观点的,是经过加工的,是第二手的。换句话说,无论是知乎答案,还是小说情节,都是由他人某时某处的体验加工而成。当我们思考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这些不在场的二手体验并不足够,还需要对自己持续地觉察。不然,当说到要 follow your heart,如何知道自己“heart”最纯粹的感受?

当下的感受,既是最个人的,亦是无可替代的。

我们越来越多地活在各种app里,机会成本则是越来越少地去有意地觉察自身和环境。这让我为我自己和很多「视而不见」的人担忧。担心我们每天活在了彼时彼刻,却忽略了此时此刻的自己,甚至到「从来没有看到过自己」的地步3。如果越来越多的人这样,我们的世界就越来越接近 The Matrix 了。

如果没有对当下的觉察,我们所谓的思考也只是对无数前人的观点进行排列组合,却无法和自身联系起来。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我们「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最后举个例子,简单说说如何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来对待「拖延症」。

为什么我们看了这么多讲拖延现象的帖子,在该做事的时候仍然会拖延呢?完全是因为没有自制力?自己拿自己没办法吗?

还是说,你并没有及时觉察到自己是怎样拖延的?

当你面对着一本书却想要拿起手机的时候,有意识地去想想自己的状态:手机的提醒响起,觉得心里似乎很痒,特别想知道发生了什么,而手机就在桌上,右手正好离手机很近,于是……

那么,如果决心要专心看书,不妨想象上述的自己是一个小孩,要怎样让他不要调皮总是去拿手机?你可以考虑把手机静音,把手机放到拿不到的地方,让灯光更适合看书。如果饿的话还可以许诺看完五个章节给自己买个蛋糕。

不同的人可能因为完全不同的情况把自己诊断为「拖延症」,但如果不清楚自己具体是以怎样的方式在拖延,只觉得自己有问题,自制力差,那么反而会让自己更焦虑和更拖延。仅仅通过「自律」来强迫自己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4

于是,大概从这里可以开始理解为什么克里希那穆提说自律是无用的:「当我们有了洞察力,我们就不需要自律了,因此就没有自律了。」5

P.S. 有一个很流行的词叫做 Mindfulness,能够概括我这里讲的这种思维方式。为什么不提这个词,一是因为很难翻译;二是因为其中涉及的禅学观念,例如「冥想」和「如是观照」,我其实并不懂;三是因为在大部分介绍里把它作为一种能够让自己平静和专注的手段,而并没有将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来解释。


注:本文是为知乎问题「哪些思维方式是你刻意训练过的?」所写的回答


  1. 不评判的思维方式在与人交流中也非常关键,参见:不评价的交流方式是怎样的 – 潜台词 – 知乎专栏。 
  2. 关于 kitsch,这里有一篇很精彩的回答:军训时受到严苛的训练,结束时所有人却抱着教官痛哭流涕,这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吗? – yilin wang 的回答。 
  3. 所谓的「解离」(Dissociation),参考:做了傻事 – 潜台词 – 知乎专栏Dissociation (psychology)。 
  4. 通过意志力来自律是非常耗费认知资源的行为,是非常低效的。参见:为什么「道理都懂,可执行力差」的现象如此普遍? – 曾旻的回答。 
  5. 克里希那穆提谈「自律无用论」:译言网 | 自律无用?什么是自律。——克氏经典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