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dfulness as a way of thinking

对当下不加评判地觉察

在我个人的观察中看,一个很被低估的思维习惯是对当下不加评判地觉察

这里的「当下」既包括身边事物,也包括自我的状态。你能否把自己此时此刻所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东西全部都注意一遍,如同在写小说时对主人公和整个场景的白描一样。我在哪里?我在做什么?我有什么感觉?我周围有什么声音?身边的是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

而在观察和注意的同时,不要急于做任何判断。不要主动去想自己是不是很蠢,不要去想别人长得好不好看,不要去想某个东西是不是很奇怪,诸如此类。把自己的一部分思维当成是一台不加过滤的的记录仪,如实地去观察自己身心的各种现象。

继续阅读“Mindfulness as a way of thinking”

「为什么要逛街」

城市漫步的意义

从前有人问我闲的时候通常做什么,我回答「逛街」,于是别人就会很惊讶。估摸着是大部分人都觉得逛街即是 Go shopping。为了消除这种误会,之后我就回答说 “Window-shopping”,意即「不买东西的逛街」,但是又容易被觉得十分矫情,有种「不以XX为目的的XX都是耍流氓」的感觉。

其实这并没有什么矫情可言,在街上走,大部分时候跟买不买东西没有太多联系。「轧马路」或是「散步」两个词被赋予了太多意义,最后只剩「漫步」还算马马虎虎。很奇怪所谓博大精深的中文为什么没有一个很准确描述「没事在街上瞎晃悠」的词汇,大抵是我才疏学浅。倒是在英文辞典里找到了一个来自于法语的词语 Flânerie,我不会念,也不敢号称自己认识,索性不纠结于辞藻了。

继续阅读“「为什么要逛街」”

让我们在信息垃圾的海洋里娱乐至死

一 看帖不过脑子

最近不时有人说到“2012”,似乎波兰政要和萨翁都已经上了大船(甚至还有所谓证据)。虽然大都是将信将疑的调侃,真正相信的人恐怕也并不太多,但是转念一想,“万一”(what if)是真的呢,于是转发一个吧。之后又有人找到了“这个必须留着”的东西,好多“让人看了就哭了”的文章,而且“不顶不是中国人”,还有的是“大学生都应该看看”。标题起得多么复杂没关系,总有人分享过来分享过去,而且分享多了的话,甚至还可能得到“每日分享达人”的称号……然后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我们转发了多少状态,扫过了多少个标题党,分享了多少文章,一周过后,我们还记得几篇帖子?有几句话真正过了自己的脑子?

继续阅读“让我们在信息垃圾的海洋里娱乐至死”

新年 · 春晚 · 魔术

一年又一年,一样的东西还是那样,但不一样的东西却随时都不同了。所以祝福也好,拜年也好,并不会因为提前多少或者迟了多少而有多大的不同,也不应该随着措辞与方式来变化,常言道“重要的是那一份心意”。

所以我非常感谢所有人发来的短信、或者其他的祝福,而尤其要感谢那些不是群发短信的朋友们,让我知道在你们心中的我不仅仅是一串11位的数字。

继续阅读“新年 · 春晚 · 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