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拟物和扁平化设计

今年的WWDC Keynote可谓万众瞩目,也算是内容丰富,以至于第一次看到Tim Cook这个习惯慢条斯理的人都加快了讲话的语速。整场发布会的重头戏,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自然是新版的iOS。尽管发布前几天9to5Mac就流出了数张截图,iOS 7的新设计仍然让不少人大跌眼镜,同时也让一些人大喜过望。

其实新版iOS的设计会发生重大变化的预测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各种传言和猜测从来没有间断过。一方面也许是因为很多人喜新厌旧的情节:新的Windows和Android的界面都十分「炫酷」,而iOS的界面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改变。更重要的原因则是负责iOS开发的Scott Forstall去年十月被踢出Apple,由负责工业设计的Jony Ive取而代之。

我们先说Forstall。据坊间传言,从iPhone OS开始到iOS 6所贯彻的拟物化的视觉效果跟Forstall的喜好有密切联系。而苹果设计中拟物的最显著代表莫过于以皮革、纺织品、木材、纸张为质感的几款应用,比如:Calendar(iPad和Mac版),Reminders,iBooks,Game Center,Find My Friends(如下图)。

Find my Friends应用界面

继续阅读“谈拟物和扁平化设计”

湘行杂记(下)

三:景区与风光

张家界市,张家界景区,张家界森林公园,武陵源区,武陵源景区:这一堆名词之间的关系我在去张家界之前怎么都琢磨不明白。直到从张家界游览回来之后,我依然没有完全弄清楚。张家界最初只是一个林场的名字,大约是出了名之后,附近的地名都争先恐后地试图与「张家界」沾上关系,于是大庸县成了张家界市。十分类似于「香格里拉」这个词由于Lost Horizon这本小说名震四方,最后这名字被云南的中甸县抢注成功。中国人讲究「名不正则言不顺」的执着可见一斑,大概只要名字对了,游客自然蜂拥而至,别的问题必然迎刃而解。但更好的办法则是混淆在一起,武陵源区是张家界,天门山是「张家界新传奇」,还有一个景区叫「张家界大峡谷」。反正都是张家界,要是傻傻分不清楚,不要紧,到门口买票就好。

景区关系示意图(仅供参考)

继续阅读“湘行杂记(下)”

湘行杂记(中)

二:古城与商业

借用听过建筑系老师所作的比方:一个城市有了江河或是海港,就形成了城市的招牌;香港维港如此,上海黄浦江如此,纽约、芝加哥也是如此。在沿着水边的这条画卷中,最外面的一排房子构成了这座城市的门脸。凤凰倚山傍水,沱江从中间流过,它的两岸景致便是古城的宣传画,这是丽江所没有的东西。不过有些令人惋惜的是,除了虹桥之外,江上建了几座新桥。虽然有仿古的风格,但造型大都过于「别致」,在我看来实在有些碍眼。


继续阅读“湘行杂记(中)”

湘行杂记(上)

一:都市与交通

趁着交了论文等待答辩这段时间,跟实验室弟兄去了湖南。从打算到成行,不过一周。最开始只是说去凤凰古城,无非是出于对沈从文先生《边城》这部作品的美好印象。实际上语文课上所学关于他的内容已经忘了个精光,也就只剩下个美好的印象。至于张家界则是久闻大名,不得一见,又离凤凰相当近,自然也去看一看好了。(不过要真正看见张家界并不那么容易,这是后话。)长沙得住一晚上,不如也在这娱乐之都多玩一天。盘算好了大致行程,才发现这里玩一天那里呆一天,加起来竟有一周多。订计划这种事情对于几个「高级知识分子」理应是轻而易举,迅速订好了车票再看行程,才发现3月竟出乎意料地有31天……发现这个事实的惊讶之情在此按下不表,只庆幸铁路总公司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网上改签服务,真可谓「业界良心」。

像所有计划一样,出去旅行也可以有无比细致的准备工作。翻看各种攻略、心得、游记、评价和总结的时候,想起我曾看过一个关于上世纪初西方人来香港旅游的展览。很难去想象没有电视和网络的时候人们是怎样从几张外销画和几段文字中开始憧憬大洋另一端的风土人情,并最终登上环绕地球半周的轮船的。也许当年没有剧透过的旅行可以很精彩,但我不禁会去想象:类似的情节会不会被如今勤劳勇敢的人们坑得更加跌宕起伏?
继续阅读“湘行杂记(上)”